欢迎,客人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商会会刊 » 行业资讯 » 返回
行业资讯

国产手机市场份额跌至25%新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4-18  来源:中国库存信息  浏览次数:1
  易观国际发布最新手机市场份额报告称,2006年第四季度,国内手机销售总量达2334万部,其中国产品牌整体份额下滑到25%,创下了市场新低。
  在国产手机经营的同时,国家发改委近日对外宣布,再次发放4张手机生产牌照。业内人士分析,新军的加入,很难撼动洋品牌占据半壁江山的市场格局,而且将进一步加剧国内手机产能过剩的现状。
  市场蛋糕不断缩小
  诺盛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手机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销量首次突破1亿部,占到全球手机销量的1/10强。诺盛指出,新用户的增加和换机用户共同拉动了中国手机销量的增长。飞速增长的中国手机市场,给国内外手机厂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在洋品牌和黑手机等的联手夹击下,国产厂商占据半壁江山的辉煌已经一去不返,属于其的市场蛋糕已经越来越少。
  从易观国际发布的数据来看,去年第四季度我国GSM手机销量为2176万部,季度增长率1.59%,CDMA销量160万部,季度增长率为5.96%。虽然季度增长率达到了1.79%,但在刚刚结束的2006年第四季度,国产品牌整体份额却"不争气"地下滑到25%。与国内手机厂商总体份额继续降到历史新低相比,洋品牌却再次实现了突破,其中第一梯队厂商中前两名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份额均有上升,两者销量总和达到总体国内手机市场销量的57.7%。
  业内人士分析,2007年品牌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未来中国手机市场80%以上的份额将被3到5家主要厂商占据,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间将被压缩,只能进入区域市场、细分市场来抢夺市场份额。
  蛋糕分享者再次增加
  虽然属于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不断缩小,但分享这块蛋糕的厂商却再次增加。新年刚过,发改委就发放了最新一批手机牌照。深圳邦华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埃立特通讯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晨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高科时代电子工业有限公司4家年产能超过100万台的企业,将和国内外厂商共同角逐中国手机市场。
  2005年2月,发改委正式公布《关于印发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投资项目核准的若干规定》的新规定,手机牌照"核准制"正式实施,由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负责具体审批。据统计,从2005年3月30日至2006年6月,发改委共核准许可34家企业生产手机。手机牌照的相继发放,使得很多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都拿到了进入市场的"准生证件",但相关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随着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国产手机开始出现产能严重过剩,大部分国产厂商陷入了亏损,手机退出制则在业内引发了广泛讨论。
  国产手机在发展的初期,实行的是手机牌照审批制。按照此前的报道,自1999年信产部批准了10个国内手机生产厂家以后,牌照审批的大门一度紧闭。政府文件还规定,严格控制外国手机的进口,在华外资企业生产的手机至少要出口60%。政府的支持为国产厂商缔造辉煌创造了条件。
  国产厂商转型艰难
  市场份额再次降低,手机新军不断加入,国产厂商已经走在了转型的边沿。业内人士分析,无论是押宝低价机还是转战高端市场,国产厂商都面临着巨大压力。
  诺盛在报告中指出,去年中国新增手机用户以中低端用户为主,带动了中低端手机尤其是超低端手机市场的快速增长。对于急需摆脱亏损状况的国产厂商来说,押宝低价手机似乎变得顺理成章,但国际品牌抢占低价市场的速度却一点不逊于中国厂商。值得注意的是,高举低价大旗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两大巨头,去年却受到了手机售价过低的影响。因此,玩转低价手机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雄厚的资金支持必不可少,这是对国产厂商最严峻的挑战。
  除了押宝低价手机,转战高端市场也是国产手机"无奈"的选择之一。3G时代的日益临近,则为国产厂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进入高端市场的第一个门槛就是先进的技术,但这恰恰是国产手机为人诟病的地方。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国产厂商转型高端之路也将变得前景难料。                                                                                                                                                                                         □毛涛涛
 
分享到:
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