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客人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产能过剩 » 返回
产能过剩

共享单车过剩成为城市管理之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17  来源:湖北日报  浏览次数:31
  共享单车自去年12月底进驻武汉,今年春节后纷纷涌入。据武汉市交管局统计,目前,全市共享单车已超过55万辆,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然而,记者近日踏访三镇,发现在地铁站、公交站、大型商圈周边,共享单车扎堆停放,挤占了城市公共空间,影响了交通出行和市容市貌。多位市民表示,在以前商贩占道集中的区域,如今共享单车大量扎堆,成为新的“占道主力军”。有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共享单车的投放、停放与管理,引导其良性、有序发展。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便捷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自投放以来,大受市民欢迎。但同时,也倍受诟病。问题在于,共享单车在一些城市已经成了“影响了交通出行和市容市貌”,大量地“挤占了城市公共空间”,有的还成了城市的“垃圾山”“废品山”,妨碍行人的“绊脚石”。而这,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共享单车过剩投放惹的祸。
  应该说,在一段时间里,共享单车是处于“野蛮生长”状,有关数据显示,至目前,全国已投放共享单车近1500万辆。一些城市为了抑制共享单车“野蛮生长”势力,已经出台或是正在制定相关针对共享单车的“管理办法”“实施意见”。但从总的感觉或是现实来看,共享单车带给市民的感觉似乎正在从正面走向负面,共享单车成了城市管理或是市民出行之痛。
  正如专家所言,共享单车之所以形成当下这种状况,当然是由于它还是一种新兴业态,没有现成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办法,同时,市民的素质还跟不上共享单车使用、管理的需要。换句话说,就是要尽快出台共享单车投放、使用、管理的法规制度。对于共享单车的投放者,不能“野蛮投放”;对于使用者,不能“野蛮使用”;对于管理者,不能“视而不见”,管理缺位、失职。
  小小的一辆共享单车,折射出的则是社会和城市管理的大问题——是一门学问,也是城市文明的一张新考卷,不可小觑。它需要投放企业、市民和城市管理者的多方配力和发力,缺一不可。从这个意义上讲,共享单车首先要从有序投放开始,建立起共享单车投放核准和“谁投放,谁管理”的机制,抑制过量投放、野蛮投放,同时建立使用者“黑名单”制度,对“野蛮使用”共享单车的列入“黑名单”,对他们今后使用共享单车予以限制。城市管理者要为共享单车提供必要的停车场地,对共享单车投放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或是依法予以处罚。
分享到:
同类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