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客人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产能过剩 » 返回
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挑战中国未来经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1-21  来源:中国库存信息  作者:顾克非  浏览次数:1
  去年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势已定。但专家指出,产能过剩问题已在经济增长的背后浮现,如何应对逐渐增强的通缩压力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 
供给力量不断增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9.4%,同比仅回落0.1个百分点。本轮宏观调控所针对的投资增长过快问题,继续得到抑制,前三季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1%,较去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宏观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逐季放缓,前三季仅增长2.0%,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出口猛增而进口放缓,使前三季净出口达到创纪录的683亿美元;前三季工业企业利润虽增长20%,但同比回落了约20个百分点。 
  "这些看上去冷热不均的数字,说明了同一个问题---宏观经济中供给的力量不断增强,产能过剩的苗头已经出现了。"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说。 
  严重过剩可能出现。王建指出,大量投资所形成的产能在2005年开始释放,表现为行业库存增加,价格大幅回落,企业利润下降。
  过去两年曾出现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短缺以及由此引起的涨价问题,今年大都不见了。年中以后,钢材、水泥、电解铝等价格开始走低,钢材价格最大跌幅达每吨1000元左右。近年相对紧缺的煤电在今年也出现过剩苗头。 
  在产能增长和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下,企业利润下滑,且主要集中于能源、原材料等少数上游行业,下游行业则大部分亏损。前三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7.6%。 
  "种种迹象表明,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有再次明显加大的趋势。2006年,这一矛盾可能更加突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王小广博士说。他认为,投资项目建成的周期一般为5年,因此,供求结构若得不到很好的调整,预计2007年中国可能出现较严重的生产过剩。 
  "供需相反调节政策"化解压力。王小广认为,随着大量投资项目陆续建成投产,2006年以后,产能过剩的压力越来越大,通货紧缩的风险在迫近。明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可能出现轻度通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结束。会议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扩大消费需求,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 王小广认为,面对越来越强的通缩压力,明年宏观调控应采取"供需相反调节政策",即一方面继续适度抑制供给扩张,另一方面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使供给与消费形成良性循环。 
分享到:
同类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