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客人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商会会刊 » 行业资讯 » 返回
行业资讯

产业格局"裂变" 铝业产能过剩仍蔓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6-18  来源:中国库存信息  浏览次数:2
   铝工业是具有资源、能源、资金、技术密集型特点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主要包括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三大组成部分。我国是铝生产和消费大国,2006年我国电解铝产量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氧化铝和铝加工产量首次位于世界第一。发展趋势表明,作为对国际市场和国内经济都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产业,我国铝工业目前正处在重要的转折时期。 
  目前,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随着国内重化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国内铝消费处于加速增长期,我国铝工业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持续扩张。据预测,我国电解铝产量"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长率约为10%,增速大大低于"十五"时期22%的年均增长率;国内市场电解铝需求年均增长率为14%,每年新增铝消费需求120万吨以上;2005~2008年,氧化铝产能年均增长率达到45%,至2008年将达到近3300万吨,需求年均增长率仅约10%;氧化铝的供应缺口迅速缩小,预计2009年左右国内氧化铝实现供需平衡,并进而成为净出口国。 
  2003年以来国家针对电解铝行业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取得成效,我国铝工业正在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主要特点有:运营状况明显改观;贸易结构趋向优化;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升;规模化发展步伐加快(详见相关链接)。根据2006年发展数据和未来预测,我国铝工业正在出现趋势性变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促进铝工业资源的整合和新格局的形成。其总体状况是:国内氧化铝供给从短缺走向过剩,电解铝行业进入恢复周期,铝加工业加速发展。 
  从短缺走向过剩氧化铝暴利时代将终结 
  据有关统计,2006年我国在建和拟建的氧化铝项目29个,总规模2948万吨,已开工项目设计产能1803万吨。2006年我国氧化铝产能增加700万吨,达到1800万吨;预计2007年氧化铝产能将增加800万吨,达到2600万吨;2008年将增加700万吨,达到3300万吨。 
  "十一五"中后期,我国氧化铝将完全能够满足国内电解铝生产需要,并且由于未来三年国内氧化铝项目集中投产,氧化铝产量明显增加将使氧化铝进入过剩周期。这种发展趋势,使得我国作为氧化铝国际现货市场上最大买家的进口需求明显减少,导致国际氧化铝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并将长期低位运行。同时,国内氧化铝产能主体多元化及迅速扩张,正在彻底改变氧化铝行业多年来少数企业控制市场、上下游企业间严重不对等的垄断市场格局。国内氧化铝垄断格局的改变及市场过剩的出现,将使成本仅仅为1500~2100元/吨的氧化铝很难维持原来的垄断价格,这也宣告了国内氧化铝暴利时代的结束。 
  氧化铝产能迅速扩张,带来对国内铝土矿资源的巨大压力和国际市场的庞大需求。 
  首先,国内铝土矿资源压力明显增大。我国氧化铝土矿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4%,但年开采量却占全世界开采总量的8%,开采消耗大于探明储量增速。近两年,氧化铝无序建设问题严重,不顾资源保障程度和外部条件盲目建设的氧化铝项目屡禁不止。氧化铝项目的盲目投资造成对国内本就短缺的铝土矿资源的大规模无序开采,导致中国铝工业本土资源保障年限大幅缩短,极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对全行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其次,由于氧化铝的产能迅猛增长,我国铝土矿资源在未来两年将出现严重短缺,氧化铝生产商将不得不大量进口铝土矿。2006年,我国氧化铝土矿进口数量由2005年的621万吨迅速增加至968万吨,增长55.88%。据预计,2007年仍将进一步大幅度增长,届时我国所需铝土矿的近45%需要进口,将导致国际市场铝土矿价格大幅上涨。 
    一方面产能出现过剩,另一方面铝土矿原料大幅涨价,氧化铝行业发展将面临成本和市场两方面的压力,有可能重现前几年电解铝面临的窘境。因此,国内铝土矿资源有序开采、控制氧化铝产能扩张,是中近期铝工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和政策关注焦点。 
  过剩局面并未改变电解铝利润面临递减 
  电解铝是氧化铝的下游产业,生产1吨电解铝约需消耗电力15000千瓦时和1.95吨氧化铝;电解铝的成本构成中,电力约占35%~40%,氧化铝占40%以上。电力、氧化铝的消耗和价格水平,对电解铝行业的成本控制和市场前景具有根本性的影响。 
  煤电联动将使电力成本有所上升,但国内产能10万吨以上的电解铝厂一般都是铝电配套,对电价上涨有一定承受能力。近期内,电解铝行业产能增长速度将被控制在10%以下,电解铝供过于求的状况远小于氧化铝市场。 
  氧化铝自2006年起出现全球范围的供应过剩,国内氧化铝价格将继续下降,与电解铝的价差还将扩大。这种变动趋势使电解铝生产成本显著下降,盈利能力明显提高,电解铝行业处于复苏和上升周期。 
  但是,国内电解铝闲置产能的释放潜力巨大,未来新增电解铝产能依然非常可观。存量方面,2006年电解铝市场过剩约65万吨。目前,电解铝产能利用率约为80%,如果剩余的产能全部释放,将增加电解铝供应量300万吨左右。 
  增量方面,据国家发改委统计,目前国内在建和拟建电解铝项目有21个,合计未来将有252万吨新增电解铝产能。而根据有关机构对国内电解铝消费的乐观预测,即使消费增速达到25%,也只能增加约220万吨消费量,供应量增加远大于消费量的增加。因此,"十一五"期间,国内电解铝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仍将存在,宏观上应防止电解铝行业投资再度盲目反弹。
  由于氧化铝和电解铝的产能扩张均比较迅速,因此电解铝行业因原料价格下降带来的景气周期不会很长。同时,铝工业利润将向铝土矿和深加工两端转移,氧化铝和电解铝将因产能扩张大于市场需求而同样面临利润递减的局面。 
  铝材加工产业延伸的主战场 
  受房地产、机械、运输、包装等行业的需求拉动,我国铝加工业保持较高增长速度。随着电解铝产量的增加,其产业链下游的铝加工生产能力迅猛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为了增强竞争力,国内多数骨干电解铝厂都利用自身生产原料的优势,延伸产业链,加紧进行铝合金及加工项目的建设。这种电解铝行业向下游加工的延伸,成为铝加工业加速扩张的主要动力。由于原料价格下跌使加工成本下降,铝材加工业加快发展,生产企业利润空间得到拓展。随着电解铝价格的回落,未来铝材深加工企业盈利能力仍将逐步提高。 
  同时,国家铝材出口依然实行出口退税,铝材出口的利润丰厚。部分企业将铝锭做很初级的加工(比如改变铝锭的形状或大小),然后以铝型材的名义出口,这也造成近两年铝材出口迅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铝加工业发展的市场空间。 
  但我国铝加工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产品主要特点是: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附加值低、竞争力弱;高端产品规模小、稳定性差,市场开拓不足;企业规模小,缺少规模优势和相应的技术装备,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艰巨。为此,铝加工业规模扩张的同时,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国家产业政策强调指出,重视和鼓励发展下游产品、发展高附加值铝加工业,重点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铝合金、铝深加工产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铝产品品种、质量的需求。 
  从发展趋势看,由于高附加值产品的稀缺性,电子铝箔、罐料和高纯铝等高附加值产品将成为国内铝加工业发展的重点。如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将区域优势资源与高技术深度结合,在电解铝的基础上按产业链延伸发展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其生产的电子铝箔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迫使日本产品逐步退出中国市场,这也成为我国铝加工业的发展方向。                                 □宫叶
 
分享到:
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