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客人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商会会刊 » 行业资讯 » 返回
行业资讯

国产液晶失守半壁江山 洋品牌低价策略奏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3-18  来源:中国库存信息  浏览次数:5
  【本刊讯】 由于合资品牌频频采取低价策略,国产品牌液晶彩电2006年又遭遇"滑铁卢"。据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最新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上海、北京、广州三个城市中,合资品牌液晶彩电全年销售额占57%,国产品牌只有43%,特别是2006年最后3个月,合资品牌一度占据近60%的市场份额。 
  国产彩电在沪全线亏损
  记者日前从几家国产彩电企业了解到,2006年国产彩电在上海市场几乎全线亏损。深圳一家彩电企业的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称,由于合资品牌频频发动价格战,特别是去年10月以来采取中国台湾地区生产的液晶显示屏(简称"台湾屏"),以降低成本对抗本土品牌,致使"十一"黄金周、元旦两个节假日国产品牌连连受挫,整体来说2006年国产彩电非常艰难。据了解,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调换分公司负责人。
  据业内人士介绍,索尼去年下半年以来采取了非常强势的降价策略,其U系列产品占据索尼销售量一半以上的份额,而这个系列产品由冠捷代工,采用S-LCD的S-PVA液晶屏以及低价的泰鼎芯片,为降价提供了空间。同样采用"台湾屏"、泰鼎芯片的三星S系列部分产品也取得了价格优势。
  元旦过后,这股降价风潮已经扩散到了索尼中端的V系列和三星的N系列。
  一贯坚持高价策略的夏普,去年下半年来也放低身段,小到32英寸,大到52英寸;低到AX系列,高到G7系列,全部卷入降价行列。
  由于国产品牌过于保守及被"台湾屏"打得措手不及,除了32英寸液晶出现了大量的3999元和4999元的产品引起轰动外,其他尺寸产品优势并不明显。
  中怡康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1月1日-1月7日是液晶电视消费的密集爆发点,这7天的销售额和销售量都是平时的4倍以上,也就是说元旦头7天的销售等于平时一个月的业绩。
  "台湾屏"成低价杀手
  记者日前从市场了解到,目前合资品牌中约有20%的产品采用了"台湾屏",而国产品牌也大多采用"台湾屏"与之对抗。由于目前国家没有明文规定液晶电视在销售时必须注明其面板的产地,所以这些产品往往并不注明产地,一般促销员也不会主动告知消费者。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业界公认最好的液晶屏主要是三星、LG-飞利浦和夏普3家企业所产,中国台湾地区产的中小尺寸(37英寸以下)液晶屏,主要技术参数如超快响应时间、超高亮度、超宽视角等与韩、日屏相差不多,但其成本控制较好,有价格优势,便宜15%-30%。这也是为什么外资品牌选用台湾屏之后,能大幅杀价的原因。
  最近,中国彩电行业研究季度发布会上发布的首份《中国彩电研究蓝皮书》显示,去年液晶电视的价格降幅为各类彩电降幅中最高的,尤其是40至46英寸的大屏幕液晶降幅普遍高达30%。《蓝皮书》预测,2007年,在成本降低的推动下,大屏幕液晶电视的价格有望继续下调25%左右。                              □淀迅
分享到:
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