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客人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产能过剩 » 返回
产能过剩

退“旧”提“新”,山西去产能再加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12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6
  在全国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产煤大省山西在资源领域的“去产能”动作引人关注。省经信委日前公告的2016-2017年度煤电去产能任务完成情况显示,2016年,我省共关停淘汰煤电机组30万千瓦,完成年度任务(30万千瓦)的100%;2017年,我省共关停淘汰煤电机组71.1万千瓦,完成年度任务(50万千瓦)的142%。

年前年后相继召开的省经信委、省国资委工作会议透露,2018年我省去产能工作还会加码,退“旧”提“新”的步子会持续推进。

去产能将经济列车“拉”入正轨

2016到2017年间,我省工业经济经历了一场关键性转折,从断崖式下滑到由负转正再到超过全国增速,并进入合理的经济运行区间,得益于我省坚定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产能政策,并率先实施煤炭减量化生产,为改善中国煤炭市场供求关系作出重要贡献。

过去几年,我省将“三去一降一补”视为重点任务。2016年至2017年,全省共关闭煤矿52座,退出煤炭产能4590万吨。其中,2016年关闭退出和减量重组煤矿25座,退出煤炭产能2325万吨;2017年关闭煤矿27座,退出落后产能2265万吨。

不仅如此,2017年我省压减钢铁产能325万吨,超额完成退出170万吨产能的年度任务。“地条钢”产能全部出清。关停淘汰小火电机组71.1万千瓦。

这对我省来说非常不易。面对经济断崖式下滑,我省迎难而上,承压前行,主动适应把握新常态,全力以赴稳增长,多措并举帮扶企业,有效地应对了经济下行压力,成果显著。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超过年度目标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省属国企“挑”起去产能“大梁”

我省国有经济占比较高,国企改革被视为关系转型前途的关键一招。在去产能过程中,省属国企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省政府新闻办2月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国资委副主任马进介绍,2017年,我省煤炭国企去产能1275万吨,占全省的56.3%,涉及资产57.7亿元人民币,涉及人员1.4万人,涉及债务79.3亿元人民币。

“阵痛”过后,煤钢“去产能”效应在2017年得以显现。省国资委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煤炭、钢铁等行业去产能政策持续发力,2017年,省属国企煤钢价格恢复性上涨,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8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8%。

借助此轮煤价上涨的有利时机,省属国企同步推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国企增加值、利润、上缴税费等经济指标均取得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

据了解,2017年,省属国企实现原煤产量5.34亿吨,同比增长6.5%,占全省总产量的61%,占全国总产量的18.8%;钢产量1050.3万吨,同比增长2.1%。钢材销量976.5万吨,同比增长0.9%。

去产能今年仍要再加码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退“旧”提“新”,是为了更好地培育和发展先进产能,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

“2018年,山西将实施减量重组、减量置换,提高煤炭先进产能占比,退出煤炭过剩产能2300万吨、钢铁过剩产能190万吨,淘汰煤电机组100万千瓦以上。”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目标。据介绍,我省将以煤-电-铝(镁)-材、煤-焦-化(钢)等一体化发展为方向,打造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推动钢铁、有色、焦炭等产业向中高端突破。

传统产业依然是我省工业的优势所在,也是结构调整的重点。据省经信委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要引入新技术、新管理,创新新模式、新业态,焕发传统产业的生机和活力。要引导和激励企业依法依规开展兼并重组,横向推动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纵向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兼并重组,打造行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中度。

未来5年,我省将坚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相结合,发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治本良方作用和转型综改的战略牵引作用,深化“去、降、补”,推进“破、立、降”,促改革、调结构、增动能,以破解资源型地区创新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地区协调发展等一系列难题。

分享到:
同类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